 |
比基尼女郎。 記者潘欣中/攝影 |
由兩名美國人在墾丁創辦的春天吶喊,經政府規畫「墾丁春天音樂季」輔導,已成南台灣音樂盛事,但少數業者看準4月「瘋春吶」商機,搶搭順風車辦音樂派對,比基尼女郎、電音狂歡派對、吸毒轟趴充斥,令提供原創音樂舞台的「春吶」因此失焦。
民國84年,愛好原創音樂的美國人Jimi和Wade在墾丁發起「Spring Scream」春天吶喊音樂會,藉由樂迷口耳相傳,國內外獨立樂團愈來愈多,「春吶」成樂界年度盛事;8年前,主打偶像歌手的「春浪音樂節」加入後,4月「瘋春吶」成了墾丁閃亮的觀光招牌。
人潮就是錢潮,墾丁飯店、餐飲業者看中「春吶」龐大商機,為吸引遊客,狂歡電音派對充斥,酒商順勢進駐,比基尼女郎、酒攤充斥街道,還有抓不勝抓的毒趴。
「春吶」精神走味,讓許多春吶迷沮喪,有些春吶迷更怨嘆媒體醜化,但是誰混淆春吶清新健康的精神?誰讓春吶變調?
墾管處今年將「墾丁春天音樂季」納入管理,國家公園內舉辦的戶外音樂會,都須提計畫書送審核,強行約束由民間推動的活動,難免引發爭論,但看看過去的春吶,春吶迷豈能不自省。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