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|
五月天演出精彩。 記者陳立凱/攝影 |
看五月天「諾亞方舟」演唱會,紮實音樂、影像結構,節奏邏輯像在看齣電影,且場場激盪迥異Live火花,由五月天與千萬「五迷」領銜主演;看「5月天諾亞方舟」電影,空中萬象攝影機(Spidercam)、直升機攝影機等3D高科技設備,讓更多觀眾看見不同的演唱會視角、大全景或細節,像回味複習或重新認識「諾亞方舟」。
對我來說,音樂、影像迷人之處,除旋律洗腦、歌詞動人、畫面絢麗或3D、4DX技術突破,更大一部分是能召喚、牽引出每位聽者、觀者與歌曲影像的生命連結。
觀賞電影同時,腦中不斷竄出這3年隨五月天征戰多場「諾亞方舟」的片段:小巨蛋Delay近40分鐘的慌亂初登場、春末北京鳥巢空氣中紛飛的柳絮,高雄萬人迎接重生的喜悅等,五迷心中對「諾亞方舟」也各有記憶片段。
五月天某部分的擇善固執確實非常鼓舞人心,從他們身上我也深刻地觀察到,每一個漂亮出擊,都需無數次醞釀與練習。
早期登「陸」,五月天採1天1城市「萬里狂奔」模式,在二、三線城市打下人氣基礎,2008年100場「真正的快樂」校園巡迴演唱,一切都再次證明:五月天是準備好的。
演藝圈競爭激烈,第一名或頭香何其重要,五月天與王力宏曾較勁誰先唱進北京鳥巢?記得有次採訪滾石副總經理謝婉萍,她說:「五月天利用北京鳥巢滾石30演唱會,整整提早1年做『場勘』。」
對於華語搖滾樂壇,五月天的確做了一些事。包括,越做越大、匯整樂團資源的超犀利趴,又或是推廣演製經驗的必應創造實驗課程等。如果電影是時下最夯的文創投資產業,五月天貫串一路累積的點、線、面能量,在「5月天諾亞方舟」有了一次甜美收割。
五月天對音樂的執著與熱情讓我印象深刻。3年前在高雄超犀利趴後台,瑪莎笑笑催促我:「還有問題嗎?快點,我們迫不及待想出去看其他團的演出。」今年,同樣在超犀利趴演唱會,有將近1小時,瑪莎默默站在我後方,在台下監督、點評台上歌手演出。
我問瑪莎「你怎麼沒找阿信一起出來聽?」他答:「阿信當然超想,但出來太麻煩(怕引起騷動),還是在休息室看轉播就好。」這期間,怪獸多次穿過我眼前。
想到工作團隊陪著五月天犧牲跨年假期,瑪莎私下流男兒淚,嘆「五月天何德何能?有些東西是錢也買不到的。」我問社會責任越來越重的阿信「如何排解自己的負面情緒?」他說:「這些都是我喜歡的,所以心甘情願,沒有壓力。」眼中閃爍堅毅光彩。
電影終了,阿信的感性自白,激出我的眼淚。五月天今能歡喜收割,要付出多少努力?過程冷暖,旁人又能體會幾分?用「5月天諾亞方舟」回顧3年多的巡演生涯,阿信說:「『倔強』其實很符合我們的心情。」
五月天的奮鬥讓更多人願意試著重新正視「夢想」,當被現實生活磨掉鬥志、沮喪無助時,流行音樂或電影若能提供一些對未來的想像,也是大眾文化存在的價值。再聽一次阿信推薦的「倔強」吧!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